利国国际老牌w66·(中国)最给力的老牌

中国水泥平台期究竟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2-08-14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杨琴     发布日期:2012-08-14
核心提示: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为刺激经济加快发展,多省市的地方政府暂时放下调结构的目标,再次祭出了基建投资的“杀手锏”。从6月到7月底,从陕西到广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地方政府推出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接近了4万亿。作为投资拉动型的水泥需求,“2.0版的四万亿”的出现让上半年一直低迷的水泥行业似乎看出了一丝兴奋,水泥行业的景气周期又要来了吗?
  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为刺激经济加快发展,多省市的地方政府暂时放下调结构的目标,再次祭出了基建投资的“杀手锏”。从6月到7月底,从陕西到广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地方政府推出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接近了4万亿。作为投资拉动型的水泥需求,“2.0版的四万亿”的出现让上半年一直低迷的水泥行业似乎看出了一丝兴奋,水泥行业的景气周期又要来了吗?
  可即使有这些积极的信号,瑞士豪瑞集团(Holcim)中国区总裁Ian
Riley却依然表示并不看好未来中国水泥行业发展。日前,在中国水泥网刊登的《中国水泥还有10年巅峰平台期?》一文中,Ian Riley表示
“中国水泥消费量将不会再有显著的提升。目前为止,部分企业仍然看好中国水泥消费量的成长,预期会持续10%-15%的年增幅,这种高增长我们认为不大可能会发生。”而且他还预测,中国水泥行业已经处于巅峰的“高平台,在未来10年会处于一个平台期,基本不增不减,此后进入下行通道。”
  水泥行业平台期究竟有多远?
  文章中,IanRiley提及他得出一结论的理由,是因为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经历过相似的路径。作为全球第二大水泥公司,瑞士豪瑞集团1912年建立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目前已是世界领先的水泥和骨料(碎石、沙和砂砾)供应商之一,在70多个国家都拥有水泥生产工厂。不得不说,背靠豪瑞百年强大的发展履历,Ian
Riley的观点,还是拥有一定的参考性和道理的。
  从众多已经度过繁荣时期的发达国家水泥工业历史来看,水泥行业的普遍发展规律确实如此:在度过行业巅峰期迎来拐点之后,逐步进入平台期。据了解,日本在巅峰期大概产能是8000万吨,后在6000万吨。但中国,当前的产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据统计,截止上半年,我国已投产的水泥产能达到24.54亿吨,而到2012年底,这个数值将达到27亿吨,人均产能高达2吨。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年人均水泥消费量最高峰时也只有1吨。从这个角度推断,似乎国内的水泥行业的巅峰期已经近在眉眼。
  针对豪瑞集团中国区总裁Ian Riley10年平台期的观点,中国水泥网做了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网民认同了Ian
Riley的说法,认为中国水泥未来10年将处于一个平台期的说法“一针见血,警示行业”。
回望上半年中国水泥行业的形势:需求不振、市场低迷,许多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这些似乎也都印证了这一说法。莫非,中国水泥行业发展果然已经到了瓶颈期?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Ian
Riley所说“平台期”这个观点逻辑性对,但是其他数据上还是有待考证的。首先,光从时间判断上,似乎早了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导致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大,沿海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这样,中西部地区就需要大力度的基建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而基建和城镇化建设,这两个因素会拉动水泥的需求。而光是中西部的建设带动水泥行业发展,10年的时间,明显不够。
  其次,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的水泥行业受到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比较大。而需求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公路港航、铁路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农村建设等。未来10年水泥行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但无论如何,中国水泥行业的平台期迟早都会来,但究竟什么时候会来?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姜莎莎认为,受到外围经济疲软的影响“十二五”期间,要想保持前十年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预计到这些水泥需求相关的行业一定会有一个增长。因此对于水泥消费量来说不太会有止步不前基本不增不减的情况,“这种‘平台期’可能会在10年以后才能发生”。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庄詠耕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也肯定说:“毋需置疑中国水泥行业肯定也会出现这一天,但判断时间上有商榷地方。中国单就东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来看,10年的时间差不多。”
  而针对Ian Riley“平台期”的观点,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所谓的平台期,是指发展速度维持在不增不减的同一水平线上。而实际上,目前中国的水泥行业依然处在一个增长期,只不过增速在逐步的减小。所以准确的说法是进入到一个增速比较缓慢的时期。
  四万亿2.0是否会来?
  2012年,对于水泥行业,可能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平淡的年份。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根据8月9日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来看,CPI更是创下国内30个月来的新低,而作为与宏观经济休戚相关的水泥行业,今年1-7月份的行业形势也一直低迷不振。具体来看,一季度水泥行业遭遇倒春寒,价格一路处于下跌,紧接着,浙江、山东、湖北等地区较长时间的停窑,一时间水泥行业呈现惨淡的迹象。二季度,价格继续回落。但是,恰恰是在这样危机时刻,却给水泥行业带来一丝希望。
  5月,政府开始加快审批速度,6月、7月,发改委继续审批项目,每月累计审批数量更是达到了200个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增速回升的信心。水泥需求拉动,可以说是一件大好事。在这样的情况下,“‘2.0版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之说”炒得火热。
  对于这个观点,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庄詠耕认为,基建拉动水泥需求,这个是水泥企业领导们继续看好中国水泥消费量增长的原因。但是有2008年的前车之鉴,政府不会再次有这样的刺激了。
  而媒体之所以报道这么火热,无非是考虑到2012年与2008年在经济形势上的相同,民间对政府救市呼声看涨。而且此次政府项目审批的加快,也跟2008年国家的“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针对媒体频繁发布的“2.0版的四万亿”之说的时候,发改委就已经明确给予了否定。5月28日有媒体报道“发改委一天审批100多个项目,引发类似‘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担忧”。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表示,此次项目审批主要是针对保持合理的全社会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再来一次大规模的靠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他还说:“我们主要是针对保持合理的全社会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要想再一次大规模的靠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因为它不可持续。”
  所以,出于稳增长的需要,政府应该不会再次出台类似四万亿投资的政策。中国水泥研究院姜莎莎也认为,此次中国政府基建投资计划,是在“稳增长”政策下出炉的,明显不同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急速推出的以4万亿元为代表的一揽子“保增长”刺激计划。
  因此,依托于投资刺激拉动的水泥消费市场,要走出今年当前的尴尬局面,确实需要再费一番脑筋。
  走出低迷 还有多远?
  即使四万亿的说法夸张了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加快了基建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增速回升的信心,也增强了水泥行业需求回暖的信心,对水泥行业来说,是利。不过,即便如此,业内人士也给行业降了降温,行业是否能就此走出上半年绵延至今的低迷态势,还需要理性看待。
  随着基建的批准,最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项目资金投入的真正到位。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姜莎莎说,“尽管之前发改委一时间加大项目审批力度,但项目真正落实起来难度也很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项目审批之后的资金落实问题是项目真正执行力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资金到位缓慢那么即使项目通过审批也无法带来水泥需求的拉动。”
  根据之前的2008年经验,基建项目资金的落实,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等资金融合外,可能还需要引入其他资金。而这样的局面引起的结果很可能有:一是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如2008年基建导致了很多部门之间负债。二是,基建涉及的资金巨大,使得基础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加重,也拉动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GDP的比重。而这些大量的货币会随之进入流通市场,通货膨胀可能很难避免。从2008年的经验来看,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国家出于刺激经济的需求,来加大对项目的审批,这也很可能会引起一个大的弊端:即加剧经济失衡的程度。”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说,“现在水泥行业是外需不振,内需暂时提升不起来。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来占据GDP的比重都较重,这样是很严重的现象。可能会在国家逐渐在形成了大量的产能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泡沫,这些都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
  除此之外,水泥行业对于基建投资的过于依赖,也值得担忧。2008年基建刺激下的水泥需求,给水泥行业带来一片蓬勃发展之景象。在这期间,各地的水泥企业都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规模,新建水泥生产线,水泥产能大幅增长。而最终带来的就是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的苦果。进入2012年,水泥行业业绩萧条,急速降温。不得不说2012年水泥行业现状的出现,有受到政府基建投资加快的影响。而且,水泥行业要明白的是,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不会是长期持续行为,而且力度、投入规模也不会持续很大。所以,水泥行业要想单纯的依靠基础建设来拉动需求,不可能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条永无止境的阳光大道。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增速放缓也是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特征,在转型期需求的单方面快速增长毕竟只会是小概率事件。”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姜莎莎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表示,现在的基建投资计划,可以说是把后面的建设集中起来到这几年之间完成,但是对于未来的水泥行业发展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中国水泥行业究竟将如何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城镇化率的提高,需求也势必会下降。行业专家、领导在采访中均表示,未来水泥行业的需求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我国城镇化建设还有待完善;由于我国部分构筑物建设中就存在使用期较短的目标设定,加上规划、施工的监管不到位以及设计上的不完善等原因,直接导致建筑更新的周期加快。
  “未来水泥行业市场在资源合理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将显现出来,优胜劣汰应是主流,行业内兼并、重组是必然的。”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庄詠耕这样看。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肯定庄的观点。他说,“水泥行业未来的方向应该是致力于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秩序,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针对这个目标,我国的水泥行业还有很多路要走。而水泥行业的平台期也确实会出现,但是可能会在10年之后,或者更长的时间。”另外,刘长发提醒到,在水泥行业合理、健康的秩序形成期和平台期形成期内,必然伴随着竞争、重组、整合,有企业要壮大,有企业要退出。“而究竟是谁强大、谁退出,需要市场去做回答的。”
责任编辑:manager
top
网站首页
利国国际老牌w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