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国际老牌w66·(中国)最给力的老牌

水泥等建材遇冬 别被过剩寒流冻住脚步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6-03-07

当前,建材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其中,贡献了行业70%GDP的水泥产业问题突出。过去一年,我国水泥产业遭遇25年来最冷的“寒冬”,产量首次下降,价格持续下滑,半数企业产生亏损,经营压力巨大。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应用,量大面广,但日益增长的工程建设规模、严酷的施工与服役环境对其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技术已难满足要求。

“表面看是‘过剩’与‘不足’,实质是没有把握与处理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破题的关键是从建材供给体系特别是市场需求端入手,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全面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治理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唯一选择。

结构失衡 水泥产业遭“滑铁卢”

我国是建材大国,在过去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里,水泥等大宗建材产能跃居世界第一。

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建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供给侧问题,高投资、低效益、产能过剩、低价无序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已全面显现。

在建材行业中,水泥最有代表性。

我国水泥产能是个天文数字,无论人均占水泥量、人均累计用量都位居全球第一,超过工业发达国家峰值很多。

然而,2015年我国水泥产业遭遇“滑铁卢”。

“如果做不好,2016年可能会全行业亏损。”宋志平的判断来自一组数据:2015年,水泥产业实际总产能35亿吨,产量23.5亿吨,产能利用率只有67%,产能过剩近50%。目前还有新建、在建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40亿吨,然而产能利用率也就50%多。“和去年相比,2016年需求量可能还会下降,供给量却还在增加。”

前不久,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预测,因为没有找到新的市场,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三分之二水泥产能退出市场。

“这是发展惯性导致的结果。”刘长发回忆,早在1995年,我国就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实际不但没转,反而让原有增长方式的势头一直在膨胀,这种惯性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生产和市场不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说,供给侧改革吹响了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总攻号,也标志着我国从现在开始进入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质性阶段。”刘长发总结说。

应对挑战 调结构打出组合拳

过去几年,中国建材集团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重组了4亿多吨的水泥,使水泥产业的集中度从18%提高到现在的53%。重组的好处是让之前并不赚钱的水泥产业,在2010年到2014年赚了钱,尤其是2011年行业利润超过1000亿元。这是全国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好案例。第二件大事是自律限产,其核心是产销平衡。2014年前后,企业压力增大,有政府和行业协会提出了为减少冬季雾霾在东北和新疆等地实施错峰生产的措施。所谓错峰生产,除了冬季取暖错峰排放外,另一个核心是着眼于限产。这是通过政府强制限产的供给侧改革的案例。

面对下滑压力,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行业该如何应对挑战?

宋志平强调要通过联合重组、停止新建、淘汰落后、国际产能合作、错峰生产、行业自律、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打“组合拳”,其中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限产是最核心的工作。

他提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例子,包括日本,水泥、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基本上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就兼并重组,关掉很多工厂,几十家水泥厂变成几大家,高度集中,同时果断退出,果断产能出清。

“联合重组的目的是增加集中度,鼓励大企业按区域形成市场核心利润区,鼓励大企业之间产能互换,鼓励大企业托管中小企业,支持企业之间交叉持股,或者形成联合销售体进行联合销售。”宋志平认为,重组中有两件事非常关键。首先重组一定得停止新建市场,不能边重组边新建。二是重组后价格合理回归,不能大家依旧打价格乱仗,否则,重组者就会腹背受敌,劳而无功。

此外,他提出要紧抓国际化机遇,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牵引下,提高海外占比,开辟长期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 业务效益逆势飘红

就在去年,水泥产业发生了一件大事:被喻为国际水泥学术界“奥林匹克”的第14届国际水泥大会首次“来”到我国。

这次盛会来之不易。20多年来,我国水泥科技工作者为赢得大会申办权,付出了巨大努力,却四次铩羽而归。大会申报成功后,相关人士分析说,这是因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了,水泥与混凝土科学技术进步了。

近年来,发达国家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对该领域的科研经费支持越来越少,而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近十年,国家对水泥与混凝土科技领域的支持经费达数亿元,科研条件也可与国际先进国家媲美,一大批科学家活跃在科研一线,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提高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水泥混凝土材料应用量大面广,但日益增长的工程建设规模、严酷的施工与服役环境对其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技术已难满足要求。

2012年,由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启动,项目聚焦水电、核电、煤炭、桥隧四大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经过三年,课题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如在核电工程领域,打通了从基础材料到核废料处理用混凝土材料的技术链条,形成了核电专用水泥、自密实混凝土、高气密性混凝土、高整体容器在内的成套技术,在田湾、阳江核电站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水泥业务效益受影响,但2015年中国建材集团的石膏板、玻璃纤维、风机叶片、碳纤维、工程服务等业务效益良好,科技创新成为这些业务领域逆势飘红的关键一招。

尝到“甜头”的宋志平这样总结集团转型升级的特点:集成创新,在建材产品、技术和装备方面拥有一批世界顶级技术;产研结合,拥有1.3万名科研设计工作者,5000多个技术专利,既有产业平台,又有研发力量,得天独厚,充分融合,别人很难复制;搭建开放性的创新平台,与国内外的研究院和大学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


“过去靠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现在‘面’已经算出来了,经济增长保持在6.5%。在需求受限、供给过剩、‘水’太多的情况下,政府不会再一味的加‘面’,因为加无可加。” 宋志平认为,只有加快转型,转换动力,做好均衡、有序和高质量的供给才是出路,供给侧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manager
top
网站首页
利国国际老牌w66